哑巴英语、应试英语、题海战术……是80后90后宝爸宝妈英语学习环境。尽管大学期间考过了四六级,但家长总体词汇量低,使用度低。面对孩子的英语教育,依旧是头痛的很。
今天瑞尔素质成长中心小编给大家推荐这篇0—6岁孩子的英语启蒙路线图,无论是刚刚启蒙入门的小白妈妈,还是正在启蒙却不得要领的焦虑妈妈,希望都能从中获取各自的灵感。
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阶段来分享:
第一阶段: 磨耳朵(0-6岁)
第二阶段: 亲子共读(1-6岁)
第三阶段:分级读物和自然拼读(4岁之后)
01第一阶段: 磨耳朵
适合年龄: 0-6岁
幼儿英语启蒙,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磨耳朵。
对于幼儿来说,在刚出生的时候语言能力是最高的,几乎能分辨各种不同语言的发音,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。孩子的语言敏感度就会下降,分辨语言发音中的细小差别的能力就会减弱。
不同年龄的娃,磨耳朵的方法是不同的:
0-1岁:
对于1岁以下幼儿的磨耳朵,主要意义是帮助孩子在大脑建立一个音库,培养孩子的听音辩音能力。
这个年龄段,通过磨耳朵,孩子是不可能张口唱或者输出的。
磨耳朵时,父母可以把英文儿歌当作背景音乐,父母可以边放边做自己的事情,孩子也可以玩自己的东西,不需要孩子全神贯注地去听。
父母也可以边放英文儿歌,边给孩子做婴儿操,或者自己一边给孩子唱,一边做婴儿操,不仅能起到磨耳朵的效果,还能帮助孩子促进左右大脑平衡的发展,从而促进娃娃的智力发育。
我们看下方视频,美国早教中心父母如何通过儿歌,给孩子举举小腿,扭扭小屁股做婴儿操的。
1岁之后:
孩子在经历了一年的静默期和听音辩音能力培养之后,对英语语音的陌生感会消除,将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听,而是开始尝试着模仿,显示出想要输出的兴趣,对磨耳朵有主
观意识和主动性。
1岁之后的孩子,磨耳朵就不仅仅是单纯地听音频,父母可以加上和孩子之间的互动,比如通过亲子游戏,涂鸦画画,看动画tpr模仿动作来精细磨耳朵。
磨耳朵推荐儿歌:
1. 清华语感启蒙
我们听的第一部儿歌,就是这个语感启蒙。简单加上真人教动作,果果小时候特别爱看,边看边动边咿咿呀呀唱,欢快极了。
2. super simple songs
它的分类特别好,按照动物主题,节日主题,自然拼读主题,教室主题等等分类。
歌曲欢快又有节奏,妥妥的洗脑神曲。
3. dave&ava
很精美的3d儿歌,视觉效果很好,用的是世界级媲美迪士尼的动画制作水准。
4. 鹅妈妈童谣
鹅妈妈童谣在英国流传时间相当久,有的长达数百年,有幽默故事、游戏歌曲、儿歌、谜语、催眠曲、字母歌、数数歌、绕口令、动物歌等。
02第二阶段:亲子共读
适合年龄:1-6岁
幼儿在1岁之后,就可以逐步加上绘本的亲子共读了。
亲子共读,是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阅读绘本。在亲子共读中,孩子的语言才会真正得到发展,因为,语言最好的学习和使用场景就是在交流和沟通过程中的。
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,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,表达能力,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,亲子共读,给孩子提供了张口讲,使用语言的机会。
下面,我们介绍三种亲子共读的方法,每一种方法,都用好玩的,轻松的方式,让孩子在欢快的氛围中,开口说英语。
方法一:tpr 教学法
tpr 教学法,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缩写,中文翻译为“全身反应教学法”,最早是美国加州心理学家james asher(吉姆斯·亚瑟)提出来的。
tpr教学法的理念很简单,通过图片、实物和动作,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和习得。就像我们教孩子学习母语的时候,都是爸爸妈妈指着实物或者图片,告诉孩子这是什么,那是什么,通过不断的重复,逐渐明白意思,然后开始模仿,学习,最后孩子听懂了,也会说了。
这种方法,被总结了出来,称之为tpr教学法。
它以“听——做动作”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,好处是接近母语式学习,简单易懂,是家庭英语启蒙中不可或缺的好方法。
客厅的沙发sofa, 吃的苹果apple, 玩的玩具toys,看见就指读,完全用英文代替中文。 动词我们则用动作来表示。做跑的动作,边做边告诉孩子run, 边跳边喊jump。
方法二: 唱儿歌教学法
儿歌最大的特点是节奏欢快,篇幅短小,语句重复,很能容易激发小朋友的跟唱兴趣,容易记忆。
我们在两岁学习清华英语里的歌曲的时候,我们俩基本放音乐的时候就没闲着, 唱now tall now small 这首歌的时候, 我们一会蹦高高,一会蹲下来走路,一会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圆在地上滚来滚去。唱row your boat, 我们就一起手拉手划船,还随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快一会慢。
方法三: 通过绘本来学习儿歌韵律
韵律性的绘本非常多,其中最鼎鼎大名的就是廖彩杏书单,child’s play, classic books with holes, down in the jungle 等等。
绘本学习童谣韵律的方法,同样可以参考往期文章中的精读方法,通过tpr 表演,手工,游戏,画画的方式来展示绘本里面的内容,让孩子理解其意思,然后再通过音频对其内容进行大量的精听,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。
03第三阶段:自然拼读和分级读物
适合年龄:4岁以上
学习内容一:自然拼读
自然拼读在中国的机构里,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存在。很多机构都在鼓吹一个月学会自然拼读,做到听音能写,见字能读。
很多家长,都在孩子英语启蒙的初期,就送去学习自然拼读,期待着孩子能够短时间内的脱口而出。
真的是这样吗?
自然拼读的目的,是建立起单词和发音之间的直觉音感,看到单词可以反应出发音,看到发音,可以反应出单词的拼写,最终可以做到不用借助字典和音标就顺利读出初级英语中70%左右的单词。
但是,学习自然拼读有两大前提: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和听力词汇的积累(1000词)。这两大前提是英语启蒙路上的两条腿,必须要在日常进行大量的积累,无人无机构能够代替。
听音辩音能力的培养,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磨耳朵。即为大量的语音输入。
在美国,孩子在三岁左右会在家学习26个字母。但是对于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只有模糊的认识。等到进入公立学校的幼儿园(5~6岁),老师就开始训练学生的自然拼读能力。
自然拼读的学习时间长达2-3年,它需要听力和口语上的词汇量,它需要课上课下反复的练习。
自然拼读包含如下几部分:
1、学习字母名和字母音
即区分 letter name(字母名) 和 letter sound(字母音),比如看到字母c, 他们要练习如何读出字母名(本身的名称c),和字母音/k/。
2. cvc 拼读
在系统学习了26个字母音的发音之后,就进入到了cvc拼读。cvc拼读,简单来说就是辅音+元音+辅音的组合,就是最简单的自然拼读。比如下图中的cat, 就是一个典型的辅音+元音+辅音的组合。
cvc单词中间必须有一个元音(a,e,i,o,
u),也就是由这五个元音组成的单词,这些元音在cvc单词中,都发短元音。比如下方这个cvc list 中的shart a 部分:
在上面cvc单词发音中,我们其实是可以发现所有的元音是短元音,而这个也是cvc的发音规律。
3. 初级拼读 blend 组合辅音
blend是组合辅音,是指两个或以上字母组合在一起,组合中的每个字母都各自发音,组合中有几个字母发几个音。
4. 第四阶段:长元音和复合元音
长元音单词的规则有好几条,这里举个例子:自然拼读中有一个很常见的”silent e”,这一规律是说当一个单词以字母“e”结尾时,单词中间的元音(a,e,i,o,u)要发长元音,结尾的e不发音,比如单词”cake”中的字母“a” 发长元音的音:/ei/
5. word family(单词家族):
为了让孩子在规律学习时能够举一反三,美国老师们会用到单词家族:即把具有相同字母组合规律的单词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学习,比如下面这组单词:lap、gap、nap和map就来自同一家族。
学习内容二: 分级读物
分级读物,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,而且分级非常明确的儿童读物,主要用于帮助孩子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。
欧美孩子4岁之后开始用分级读物,主要针对的孩子的阅读能力,让孩子开始正儿八经认字。
分级读物的分级标准非常明确,对词汇量,词汇内容,以及句式都有严格的把控。随着阅读级别的提升,涉及的话题也会越来越广泛,最后就会接触到章节书和其他类型的书。
每一个级别的分级读物都包含了fiction(小说故事类)和non-fiction(知识类)。
比如大名鼎鼎的牛津书,海尼曼,培生,都是属于分级读物。
因为分级的目标逐渐转变为”识字“和”自主阅读“,所以刚开始的分级读物都非常简单,从一页上面只有几个字或者短短的句子开始,慢慢帮助孩子逐步自己认读。
写在最后
英语启蒙从来都不难,也永远都不是一蹴
而就的。它需要正确的方法,以及父母的坚持。
最后,瑞尔素质成长中心小编用思维导图的方式,重新为大家归纳下思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