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大学引起热议,700多个课程改为全英文授课,与国际接轨。
以前,能考进清华北大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,只要学生喜欢读书,大多是以清华北大为目标,而清北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也是不言而喻的,所以有什么风吹草动自然也是备受关注。
而且如今清华也走了国际化路线,学校开设的700多门课程全部改为全英文授课,消息一出,就像是一颗重磅炸弹,要知道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还是“哑巴英语”,只会考试而已。
三年高中阶段的考察,更多的是学生的考试能力,而非口语能力,所以如果考上清华,但是英语口语有一点问题,可能连课程都听不懂,虽然初心是想学生学到最本质的东西,但还是有些太过“夸张”。
对学生来说,能考上清华本是一件快乐的事,因为可以在良好的教育资源里学到先进的知识,但是现在可能连课都听不懂,当然,最担心的不是学生,也不是老师,他们应该比学生还要纠结。
在清华引起热议,700多门课程改为全英文授课
对想要考清华或已经进入清华的学生来说,可能有听不懂英语的危险,但是对于清华的老师来说,全程用英语授课也会对课堂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,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有说口语的危险。
有的书中的知识比较晦涩,所以有的单
词还可能是生僻的单词,不仅学生容易听不懂,老师也需要在课下花费大量的精力做准备,如果不好好备课,很容易在课上闹出笑话,也会使学生质疑老师的能力。
再者就是学生听不懂课,教师的课程进度也会受到影响,或者会拖延很久,说不定期末挂科的人数也会增加,这对学校是不小的挑战,能做出这样的尝试,说明清华的底气还真挺足的。
清华大学把课程改为全英文教学,也许是因为改革创新,还真是“走向”国际了,但不知道这对招生是否会有影响,所以学生还是要重视英语。
假如要考名校名专业,也许要重视英语学习
作为一所享誉全国的大学,清华是第一个发起挑战的大学,不知道其他学校如果取得成效后是否会争相模仿,所以学生们必须做好准备,至少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,考个好学校,录取专业,也要重视英语。
如今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过去了,但英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,毕竟还有许多外国文献需要我们学习,只有读懂它,才能领悟其中蕴涵的道理,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它。
再说老师也只不过承担了一个教书育人的角色,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,只有自己会读书,能读懂书,才能更好地掌握,毕竟有些课程不是老师讲课,而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。
尽管英语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,但也能让教师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,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备课、科研上,而不是浪费时间,在适当的地方运用起来,是教师应承担的责任。
用英文授
课对教育有什么意义?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知道
第一,教育的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,只有相互沟通,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发展,这是校方的选择,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尊重学校的决定。
第二,不管是清华的老师还是学生,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也要重视英语的学习,或者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,希望学生们能够不负众望,在过程中寻求更好的发展,对英语的态度也应该稍有改观。
最后写道:清华把一门课改成全英文授课,这对校内的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希望这对学校的发展是件好事,而想要考取清华的同学注意了,从现在起学英语还不晚。
清华大学师生也要加把劲,为国内高校做出表率,争取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,取得更大的进步!
今天主题:您认为清华改为全英文教学对国内大学有何影响?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