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四个小学生就要熟记的英语单词,实际上可用来组织将近一半的英语句子,你是不是非常熟悉它们的用法呢?而且这几个词充分体现了英语思维的特点,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文化的表达特点。把这几个词彻底研究透,能大大提高学英语的效率。
1. be 作为联系动词常常代替实意动词来表示一种状态。
汉语里喜欢用动词,例如“说来话长”,“我们说到哪里了?”,这两句都用了”说“这个实意动词。在英语里对应的则分别是”it is a long story.””where were we?” , 用be动词代替。其隐含的英语思维是:“说来话长”的实质意义是“话长”而不是“说”;“说到哪里”本质上是要告诉别人“在哪里”,和“说”无关。也就是说,英语思维重视透过现象看本质。
类似的表达有很多,我们看一些常见的句子:
i’ll be right there. 我马上就到。
how have you been these years?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?
this business is all images. 在这个行业是靠形象吃饭的。
he is always been there for us. 他一直支持我们。
i think we are between floors. 我想我们是被卡在楼层中间了。
掌握了英语思维的这个

特点,我们在表达的时候就可以化繁为简。碰到一句话先想想能不能直接用be动词来搞定,而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要用哪些实意动词了。
2. “have”几乎可以表达一切“所属”关系
说英语卡壳时,可以先想想这句话能不能用一种状态来表示,能的话就用be。如果不能,还可以考虑用have来表示一种所属关系。
常看英语电影时会发现,have这个词的出镜频率比其他所有动词都高,可以用来代替汉语里很多动词。这里其实反映了一种文化心理或思维方式,因为西方人非常重视表面的文明,要表现出尊重别人首先要尊重别人的所有权,你的我的分得很清楚。have的基本意思是“有”,所以责无旁贷要充当这种文明的话语载体。
例如:you have my word. 我向你保证。(我说过了,你得到了,我的话是你的了,所以你就放心吧,瞧瞧,老外多在意“你的,我的“。)
下面这些句子可以充分展示have一词可以搞定无数动词的强大威力:
do you have my pencil? 你拿了我的铅笔吗?
may i have your name?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?
do you have an appointment? 你预约过吗?
where do you have your lunch? 你在哪儿吃午饭?
i hope we can have some snow this winter. 真希望今年冬天能下点雪。
we’ll have a soap opera series on tv this weekend. 这个周末有系列肥皂剧。
i have a fight with my teacher. 我和老师干了一架。
you have the final say. 你说了算。
you can have this back when 5 pages are done. 完成这五页纸,我就把这个还给你。
3. give和get的意思是“给与”和“得到”,无论具体还是抽象的东西
这两个词在英语表达中出现频率非常之高。越简单的词越不简单,来看看老外用这两个词的时候是怎么思考的:
marry gave birth to a baby last week. 玛丽上周做妈妈了。
wine is giving me a headache. 我喝了酒头疼。
老外的表达很有意思,妈妈“给”了孩子生的权利,头疼并不是一个人原有的,而是酒“给”的,这都是都事物本质的描述。而汉语则直观得多,“做妈妈了”–管他谁给谁权利,“头疼“–管他是酒造成的还是本来就疼。这刚好印证了前面所说的“汉语叙述重视表象,英语表达透过现象看本质”的思维差异。
老外喜欢区分开原有的东西和外界赋予的东西,倾向于从“给与”和“接受”的角度来理解一件事。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和西方人受基督教影响比较深远有关吧,他们把很多东西都看成是上帝赐予的,有感恩的心理。相应地,give, get的应用就更加广泛:
do you get much rain in summer? 你那儿雨水多吗?(下不下雨本来是老天爷决定的事情,老外也要看成是他们“得到”的东西。这样的例子非常多)
get a job! 做点正事吧。
let me get my camera before you go. 趁你还没走,我去拿相机.
you got a raw deal. 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。
we

have got a lot of complaints. 我们收到很多投诉。
we can’t get good pictures on out tv set. 我们的电视机图像有问题。
可见这两个词可以代替我们汉语里的很多动词,是实现中英文思维转换很有用的两个工具。下次再碰到麻烦的长句子时,不妨化繁为简,尝试从“得到”和“给与”的角度来遣词造句,不失为学英语的一种好方法。
看完这篇文章,你有没有领会到使用这四个词的灵活性呢?真的可以解决太多的英语句子了,希望你在日常表达中活学活用吧~
搜索微信公众号:”阿卡索“ (免费获得在线外教一对一试听课 + 海量英语学习资源)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